原标题:饭馆“拍黄瓜”被罚5000元,究竟冤不冤?|新京报快评据报道,7月下旬,安徽合肥、池州等地多家饭馆因未获得冷食类食物运营资质售卖凉菜被处分

2022年8月1日 By admin Off

原标题:饭馆“拍黄瓜”被罚5000元,究竟冤不冤?|新京报快评据报道,7月下旬,安徽合肥、池州等地多家饭馆因未获得冷食类食物运营资质售卖凉菜被处分

原标题:饭馆“拍黄瓜”被罚5000元,究竟冤不冤?|新京报快评据报道,7月下旬,安徽合肥、池州等地多家饭馆因未获得冷食类食物运营资质售卖凉菜被处分。这事在交际媒体被简述为“饭馆‘拍黄瓜’被罚5000元”。列入处分目标的当然不是“拍黄瓜”,而是超运营规模从事冷食运营。安徽当地媒体征引池州市青阳县商场监督管理局一份行政处分文书显现,X饭馆超越答应的运营项目规模从事冷食类食物:“拍黄瓜”运营,货值金额为15元。鉴于该饭馆在案发后活跃合作查询,活跃整改,未形成严重危害结果,归于初度违法,该局责令涉事饭馆当即改正违法行为,拟没收违法所得15元,并处5000元罚款。这宗个案仍推翻了不少网友对处分的朴素认知。一是违法所得仅15元,但处分高达5000元,超越违法所得的333倍,是否过了?二是鉴于案发后活跃合作并整改,叠加未形成严重结果和初度违法这三项从轻情节,才从轻处分5000元。假如没有从轻正常执罚,岂非更高?三是出售拍黄瓜的店家举目皆是,未办理从事冷食类食物运营的现象也较遍及。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要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从《食物安全法》和各地施行法令上,为这些个案寻觅处分根据并不难。《食物安全法》第八十四条规则,未经答应从事食物出产运营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出产运营的食物和用于违法出产运营的东西、设备、质料等物品;货值缺乏10000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从法律上看,店家未获得冷食类食物运营资质却售卖“拍黄瓜”,被罚5000元好像并不冤。几年前也曾有相似的“拍黄瓜”案,因被罚1万元而引发热议。其间一些个案,仍是在顾客的重复投诉下,商场监管部门“被逼”为之。这次发生在安徽的几宗个案,又有疑似“工作举报人”的身影。